滁州

首页>地方频道>滁州>文化

滁州全国首个姓氏博物园“搁浅” 仿古建筑沦为“孤岛”

滁州全国首个姓氏博物园“搁浅” 仿古建筑沦为“孤岛”

  “全国首个”,“独一无二”,滁州一座主题为“中华姓氏”的博物园在开建伊始就被冠上多个亮眼称号。工程进展如何?在日前的实地探访中,记者发现这座被列入当地重点项目的工程已停工一年。不仅如此,工地两端施工道路也被人为阻断。尽管面积超过6千平方米,但徒有框架的博物园已经成为琅琊山脚下的一座“孤岛”。

  [市民投诉]琅琊山脚下的“烂尾”工程

  隔着几十米的水面远远望去,这座主体白灰相间的建筑藏在一片深山绿阴之中,显得格外扎眼。在此前接到的投诉热线中,滁州市民表示并不知道这座建筑的真实身份。他们只是觉得,在琅琊山风景区脚下,有这么个半拉工程,实在太煞风景。“莫名其妙开工好几年了,到现在也没修个所以然。”市民们反映称,工地上已经很长时间没了动静。“工人设备都全部撤走了,就修了个三层楼的框架,成了烂尾工程。”

  [现场探访]三层仿古建筑只修了个框架

  昨天上午,安徽商报记者前往滁州实地调查探访。在市区东坡西路的西侧,记者找到工程所在地。工程主体是一座三层的仿古建筑。外墙白灰相间在山脚下显得突兀。而且,这座建筑只是一个框架,内部墙壁全是毛坯。里面的建筑约有三层,但大部分只建有支撑柱,钢筋和灰白的水泥裸露在外面。建筑周边还散放着大量的建筑材料。

  显然工程尚未完工。建筑外围的脚手架已经全部拆下,记者也没有在现场发现任何设备,而且施工现场已无人看守。

  6千平米“孤岛”是姓氏博物园

  尽管项目没有完工,但施工现场所有的工程信息已被“抹去”。本该贴在工地院墙上的项目名称、施工单位的宣传标识已全部不见踪影。除此之外,工地外围的施工道路已经被挖成沟壑,极难行走。道路的东头被堆上大量建筑垃圾,并在尽头竖起告示牌“前方封闭,禁止通行”。在同样有封闭告示的道路西边也被一处大面积水面阻断。这座仿古建筑已经形成一座“孤岛”。“孤岛”建筑究竟身份为何?记者在工地上一座废弃的活动板房内找到答案。板房内的陈设用品被全部搬走,只留一张布满灰尘的办公桌。地上散落着几张建筑蓝图。一张与建筑外观相符的蓝图显示建筑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,同时蓝图上还印着项目名称——“滁州中华姓氏牌匾博物园。”

  [部门回应]投资方解释“没烂尾”

  “孤岛”建筑原来是“滁州中华姓氏牌匾博物园”。记者了解到,该项目2012年作为招商引资项目正式落户滁州,博物园此前也被称为全国首个姓氏博物馆,也被列为琅琊山旅游区重点项目之一。专家认为,博物园“在研究中华血脉方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价值。”

  对于当初的开工时间,负责项目投资的滁州福盈置地的负责人表示,破土开工时间是2013年12月,预计竣工时间2015年10月。“到2014年5月,项目的综合博物馆完工,就是工地上现在的那座建筑。”项目也就此停工。

  停工原因,公司负责人表示不便透露。记者随后从施工方福建南安一建处了解到,建好框架后,他们就接到投资方停工的通知。“至今工钱还没结,我们也很着急。”

  采访中,投资方负责人坚称该项目并未烂尾。“目前,我们正在跟施工方、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协调,重新开工。”对于何时复工,负责人称尚不清楚。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:025-84707368,广告合作:025-84708755。
6217
收藏
分享